|
一 提升重点领域质量方面 01提升产品质量 提升制造业实物质量。推动工业产品质量分级工作,加强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建设。指导县(区)完成1个主导产业、3个产品质量攻关、质量改进活动。持续推进质量对标达标提升行动。 提升农产品质量。严格规范农药、兽药和化肥使用,推广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5%,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0%和80%以上。实施“川字号”农产品品牌创建和扶贫行动,全市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保有量达261个。创建部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3个,部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累计达20个。 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实施“四川白酒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推进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推进食品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建立食品经营领域风险分级规范。特殊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自查报告率达100%。完成食品抽查检测7000批次。 提升药械化质量安全水平。全面加强高风险药械化等重点品种专项检查及监督抽验工作,全力做好疫苗国家监管体系(NRA)评估工作,加快推进疫苗电子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进一步规范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管理。实施川产道地药材全产业链质量标准提升工程,健全“三标准五规范两体系”,打造(川药)品牌。 02 提升工程质量 强化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开展工程总承包示范项目建设,深入实施装配式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平安百年品质工程路基及高边坡篇章研究。全面推进水利建设监管信息化,完善水利建设质量分级分类监管体系。 强化工程质量日常监管。推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制度。全面实施新建居住建筑执行节能65%设计标准,稳步提升新建建筑节能质量和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对在建高速公路、重点水运项目及地方道路工程实体质量开展主要原材料盲样抽检,检测项目总数不少于5个。做好水利工程的日常监督管理。 03 提升服务质量 提升生产生活服务业质量。支持泡菜城建设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国家级和省部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推动建立跨部门旅游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启动星级旅游饭店、文化主题旅游饭店、旅游民宿等住宿业态标准化建设推广工作。 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建立完善“一窗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工作模式,依托“网上办理、邮寄办理、预约办理、告知承诺”等手段提升审批服务质效。对受疫情影响的登记、许可事项,依法依规给予延期办理。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管理、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企业注销登记便利化改革。加强“政银合作”,全面推广“营商通”掌上服务平台。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标准化+政务服务”建设。建立全市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推动“示范交易中心”创建,提高企业现场交易质量。落实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提升物流服务质量。配合建设全省物流大数据中心、四川省交通运输物流公共服务平台。设立城市集中配送示范区,加强城市配送车辆标识管理。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技术规范、指南和评价指标体系,督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基础、环节、终末质量管理。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评估制度,对限制类技术和对发展迅速、开展较多的新型医疗技术质量安全和技术保证能力进行重点评估,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满足质量先进企业和优势品牌企业融资需求。完善征信系统,不断提升征信服务水平,扩大征信有效供给,依法做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04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实施“六大行动”,全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强化“五项攻坚”,全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突出“三个重点”,全力推进土壤和固废危废污染防治,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做好第二轮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准备工作。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行动。 01 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开展集中打击假冒伪劣犯罪昆仑行动2020。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强化不正当竞争行为执法和直销监管,落实大众传播媒介广告审查责任。加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抽检、宣传培训和保护,开展知识产权跨区域执法协作和海外援助保护。深化汽车“三包”和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工作。拓展12315“五进”、绿色通道等基层维权网络,倡导线下无理由退货、经营者首问和首偿先付等制度。探索建立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达标和验收指标体系。 02 开展质量抽检监测 抽检建材产品、农资产品、烟花爆竹、危化品、儿童服装、学生校服等150批次。完成广告监测18万条次。健全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加强药物滥用监测哨点建设。完成对不少2个县(区)、5所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技术装备产品质量检测。 03 加强质量信用和追溯体系建设 持续推进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主要农业产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产品等七大类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入驻省级追溯平台主体总量达500家。探索建立商贸流通企业和商圈商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商务领域红黑名单制度,持续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 04 整治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 对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额温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等防疫物资及重要原辅材料加强监管。 01 提升质量管理能力水平 加强企业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等先进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培训和推广应用。 02 提升计量服务水平 积极申报科技进步奖、科技计划项目。开展计量基标准研究、标准物质研究、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研究。 03 提升标准服务水平 指导10家企业开展质量对标提升行动,支持1个产品申请达标产品认定。组织制定地方标准10项。新建一批国家、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立完善竹产业、养老服务、家政服务、出入境服务标准体系。继续推进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标准制修订工作。 04 提升认证服务水平 完善认证体系建设,帮扶指导50家企业通过管理体系首次认证,积极推动绿色建材、低碳产品等高端品质认证,提升“眉山制造”发展竞争力。加强认证检测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对车检、环保、建设、食品等问题隐患多、风险程度高的机构的监管力度和检查频次,集中整治认证检测乱象,严厉打击非法从事检验检测、认证活动和伪造冒用买卖证书和标志行为,切实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01 启动编制眉山市“十四五”质量发展规划,精心组织“质量月”活动。 02 开展第五届眉山市政府质量奖评选,指导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申报首届天府质量奖和全省、全国“质量标杆”荣誉称号。 03 加大驰名商标、地理标志、涉外商标、“老字号”注册商标保护,积极鼓励电商企业做大做强。 供稿:眉山市市场监管局 本站编辑:徐强 转载需注明来源:市监观察(www.scscjg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