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5年、15年的中国将是什么样? 当这幅面向未来的发展新画卷铺展在世界面前,我们听到了众多境外媒体这样的声音: “中国‘十四五’规划将影响全世界”“五中全会展示中国自信自强”“中国紧扣‘双循环’打造新增长极”…… 中国“十四五”及2035年新布局缘何举世瞩目?这张宏伟蓝图如何编制而成?传递出未来怎样的发展新动向? 新华社4日播发重磅文章《历史交汇点上的宏伟蓝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诞生记》,以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揭秘这一关乎中国未来的纲领性文件诞生过程,背后蕴藏的信息大有深意。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世界怎么了?中国何处去?《诞生记》全面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战略思考,其中不少讲话为首次披露。 “十四五”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此时此刻的中国,已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然而发展却置身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 “在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党内外、国内外都在看着我们。五中全会要在历史关键时刻对国家发展走向作出战略指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铿锵有力。 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新华社发(胡煦劼 摄) 纵观《诞生记》全文,无处不浸透着总书记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深刻思考和战略研判,对于社会各界全面完整准确理解“十四五”规划建议极具参考价值。 ——这样一份事关民族复兴前途命运的重磅文件是如何出炉的?谁参与了起草?中间经历了“几上几下”?《诞生记》为我们一一揭开面纱。 3月抗疫关键时期,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先后召开会议,决定成立文件起草组,习近平总书记亲任组长;4月13日和6月17日,总书记分别主持召开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和第二次全体会议;7月到9月总书记连续主持召开七场专题座谈会……这份时间表详尽展现了总书记带领起草组近200个日夜的工作历程。 在江苏启东,“天鲲号”自航绞吸挖泥船驶离码头出港海试(2018年6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相统一,是规划建议的鲜明特点。 《诞生记》里有这样一些细节:在建议稿提交大会讨论前,光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就进行了3次审议,中央政治局会议2次审议。在党内征求意见过程中,作出300余处修改。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过程中,又吸收与会代表意见作出30余处修改。最后全会表决通过的建议全文可谓是字字珠玑、精益求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诞生记》披露了网民建议是如何被文件起草组采纳并正式写入文件的小故事,读来生动鲜活、回味悠长。还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有一位网名“云帆”的网民提出了“互助养老”的建议被采纳。新华社记者联系上了这位网友并对他进行了采访。相关的视频节目也很值得期待。 在山东青岛,人们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仪式上参观(2019年5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规划建议全文约2万字,如何读懂蕴藏其中的脉络?《诞生记》为我们提供指引。 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三个“新”,构成了规划建议全文的逻辑主线,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现场(1月8日摄)。新华社发 规划建议采用条状结构,分为三大板块、15个部分、60条,其中分论部分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12方面重点任务时,在逻辑线上暗含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块状顺序。 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来; 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系统部署; …… 《诞生记》梳理出规划建议中的重大提法、重大亮点,是读懂规划建议的一把钥匙。 点击链接,阅读详版: 历史交汇点上的宏伟蓝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诞生记 文字记者:赵承 霍小光 韩洁 林晖 视频记者:刘帅 蒋志强 张侨 新媒体编辑:郭洁宇 王丹 (本站编辑丨徐强) 转载需注明来源:市监观察(www.scscjg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