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从何时起,无论是在大会上讲话还是在小会上发言,但凡有领导在场,发言者开口必称“尊敬的XX书记” 或“尊敬的XX局长”;会议主持人往往也会说“下面,请XX书记(局长)作重要讲话”。这,或许是官场惯例,但河南省周口市委书记刘继标早就对此颇为反感。 前那年,河南周口市召开两会期间,刘继标来到某县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就该县经济社会发展交换意见,提出建议。发言中,有的人大代表开口就说“尊敬的刘书记……”。对此,刘继标心里不爽但没有回应。后来还有人这样敬称,最后连主持讨论的县领导都说“请刘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刘继标按捺不住了,两次插了话。“请大家直呼‘同志’或职务,不要再称呼‘尊敬的’刘书记。”他直言不讳地说,自己讲话就是讲话,也不是什么“重要讲话”。 “刘书记说完这些话,会场沉寂了两三秒,随后便响起会心的笑声。”当地媒体称,这并不是刘继标首次提出这个问题,几年来,他已经多次提出这个问题了。 动辄称“尊敬的”,动辄是“重要讲话”,现在而今眼目下,几成通病。依笔者看来,这种现象,如果不是对权势的恐惧,便是对权势的谄媚。恐惧权势,乃因人微言轻,迫于势尔;而这种谄媚却是潜意识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总之,说者爱说,听者爱听。 很多年前,我国党和政府就提倡在党内互称“同志”。笔者以为有职务的,呼其职务,比如王主席、张校长、杨主任,也并非不可以。只是没有必要张口就是“尊敬的王主席”“尊敬的张校长”“尊敬的杨主任”。再说,台上的应当受尊敬,难道台下的就不应当受尊敬么? 再说了,是不是“重要讲话”,恐怕得看看讲话人是谁,得看看他讲的是什么。就媒体宣传用语而言,笔者发现,省级以下的领导讲话,媒体鲜有用“重要讲话”来表述的。笔者家乡的新闻媒体在这方面就拿捏得很好。市委书记李建勤出席过很多会议,讲过很多话,媒体的报道没有一次用过“重要讲话”这种表述。或许,李建勤也有与刘继标同样的认识:自己讲话就是讲话,不是什么“重要讲话”。 可是,揆诸当下,开会发言时动辄称“尊敬的XX”,领导的讲话动辄被誉为“重要讲话”,这种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一些政府部门有这种情况,在一些企业,也有这种情况。 去年春上,陕西省委发文要求省内会议、活动称呼领导时不加“尊敬的”、讲话不称“重要讲话”。规范对领导的称呼,陕西省委开了个好头。是的,别老用“尊敬的”把领导与群众隔离开来;别动不动就把领导讲话说成是“重要讲话”——其实,讲话就是讲话,哪里就那么“重要”! (本站编辑丨徐强) 转载需注明来源:市监观察(www.scscjg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