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期间,正值市场监管部门体制机制大转变、职能职责大调整、监管方式大改变的关键时期。乐山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手抓机构改革、一手抓监管服务,努力推进市场监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服务乐山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重服务,激发市场活力 紧扣“放管服”改革,以商事制度改革为“先手棋”,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实施“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三十三证合一”、“多证合一”、“先照后证”、“证照分离”改革,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简易注销等“一网、一次”便利化服务,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1个工作日。“十三五”期间,市场主体从2016年的9.3万户,增加到2020年的19.5万户,增长209.68%。 召开全市工业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市上出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应对疫情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二十条、灾后产业恢复十九条等系列政策措施,率先出台疫情期间“稳企业、促生产、保经营”的市场监管八条服务举措,制发政策汇编、“明白卡”,开展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以“店小二”式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十三五”期间,新增民营企业2.7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6.4%。截至2020年,全市累计减免民营企业各类税收、落实奖补资金达17.13亿元,为民营企业融资贷款635.96亿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约23亿元。预计民营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4.6%,对投资贡献率达44.5%,对税收贡献率达78.5%,对就业贡献率达80.96%。“十三五”期间,乐山市委、市政府被省上表扬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市州党委、政府”。 提质量,助力产业发展 质量是发展之基,创新是动力之源。“十三五”期间,做大做强“乐山造”质量品牌,为产业强市助力赋能。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召开乐山市质量发展大会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动员大会,构建政府主抓、部门共建、企业主动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围绕“一总部三基地”、“3+1”现代工业体系建设,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十三五”期间,将永祥多晶硅等20家优势企业打造为全市首批质量强市示范点。主导、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8项、地方标准10项,培育团体标准8项。全市371家企业公开标准1843项。强力推进以国家级硅材料和建筑陶瓷等2个国检中心、7个省级质检中心为重点的“乐山市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全国政务服务标准化示范试点,打造政务服务“乐山模式”。完成全省首个国家级硅材料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全国应急管理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2019年度,市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结果首次评为A级,进入全省第一梯队。乐山市民质量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 “十三五”期间,乐山市创建为四川省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成立四川省多晶硅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助力“中国绿色硅谷”建设。全市申请专利申请12386件,获得授权7523件,新增专利实施项目2629项、产值569.1亿元。全市有效注册商标1.46万件,较“十二五”增长173.93%,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8件、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30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2件。281家企业556个产品获准使用四川扶贫集体商标。指导 “乐山味道”、“乐山礼物”等区域公共品牌注册。“峨眉山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协定第一批保护名录。培育省级有机认证示范县2个。 优环境,打造“诚信乐山”品牌 树立“人人是环境、处处是风景”的理念,开展全省首批“放心舒心消费城市” 试点创建,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坚持以旅游业为突破,创新“互联网+”手段,建成“诚信乐山消费信用公示与服务平台”,建立起以信息公示为基础、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以快速维权为手段、以社会共治为目标的放心舒心创建“乐山模式”。实施“N+1”示范创建工程,在峨眉山、乐山大佛、茉莉博览园、沫若戏曲小镇等全市28个A级以上景区和47个行业开展全域消费创建。“十三五”期间,建成示范街98条、示范店1.3万个、示范商场(超市)100个、乡村旅游点174个。全省“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工作现场会在乐召开。 探索建立消费环节首问、赔偿先付、ODR在线消费纠纷调解机制,创新“一店一码”快速维权体系,实现90%以上一般消费纠纷“不出店门、不出街区、不出景区”。“十三五”期间,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7101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02余万元。乐山消费满意度指数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三。乐山1231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被共青团中央表彰为“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市消委会获评全国消协组织先进集体。 保民生,确保食药安全 食品药品安全是保障民生的底线,也是红线。“十三五”期间,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坚持“四个最严”,落实 “党政同责”,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监管责任体系。重点开展校园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地沟油、网络订餐、保健食品、农村食品药品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全市人民饮食用药安全。“十三五”期间,全市食品、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全市共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5159件,罚没3201万元,移送刑事处罚12件。全省食品和农产品“双安双创”工作现场会在乐召开。 “十三五”期间,全市93%的规模食品企业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质量认证。全市持证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率99%。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5个、食品安全示范乡镇80个、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220个。指导升级改造民营农贸市场4家,规范提升食品“三小”1.1万户,助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通过考核命名,市民满意度越来越高。 结合疫情防控和灾后市场监管,抓好米面油肉菜蛋奶、消毒药、口罩等食品药品的质量、价格监管,禁止野生动物交易,检查市场主体15万家,查处案件293起,整改隐患689个,销毁受洪水浸泡的食品12吨。突出冷链食品,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指导帮助5家企业转产口罩,填补乐山口罩产业“空白”,累计生产口罩2400余万只,全部用于复工复产。四川省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示范性演练暨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在乐成功举办。 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 市场既要放活,也要管好。加强监管执法、创新监管机制,公平竞有序、统一权威高效的现代市场体系正在形成。 2019年,整合原工商、质监、食药三个部门及知识产权、价监、反垄断三大版块职能,组建了新的市市场监管局。市、县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综合执法改革全部到位,形成“大市场”监管新格局。扎实开展商标、广告、专利、计量、认证、特种设备、消费品、价格、旅游市场、网络市场等专项整治,持续打造“春雷行动”执法品牌。“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查处案件1.5万件,罚没9230余万元,移送刑事处罚63件。 代市政府于全省率先建成 “乐山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交换中心”,建立起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以部门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协同监管为重点的事中事后监管“乐山模式”。“十三五”期间,市、县400多个部门归集信息70余万条次,联合惩戒失信企业799户。交换中心获评“全省改革转型发展的十大典型案例”。推行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起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切实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 科技赋能监管。创新建立食品药品安全溯源信息平台、特种设备信息化追溯系统,于全省率先开发“互联网+乡村宴席”、“互联网+食品风险分级”等“食安掌上系统”,市场安全风险隐患防范能力和监管执法水平显著提升。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市计量测试所、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等下属机构自身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为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技术支撑。 迈步新征程,开启新篇章。展望“十四五”,市场监管部门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锐意进取。努力当好“放管服”改革的先行者、公平竞争的维护者、市场安全的守护者、消费权益的保护者、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为奋力服务乐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李燕芩 杨诚) (本站编辑丨徐强) 转载需注明来源:市监观察(www.scscjg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