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曝光台 >>默认分类 >>旅游教育 >> 语文教材编写转包现象遭抨击
详细内容

语文教材编写转包现象遭抨击

时间:2011-12-21     作者:市监观察【转载】   来自:工人日报 耿银平   阅读

多家媒体报道,近日,《收获》杂志编审、文字工作者叶开向语文教材的编写开炮,提出“在孩子最需要读到最好的作品的时候,请不要给他们制造垃圾”,“别的省份我不知道,上海我是已经调查得非常清楚了,这些编者在这方面的水平相当差,是那种区教育局的教研员。他们编教材,编写者就得到了编写权,然后转包给另外一个人,这另一个人就拉着一些其他人东拼西凑编成了一部教材。”

语文教材,绝非将几篇课文串起来,再弄几道思考题就可以。它要求编写者高屋建瓴,有深厚的文化意识,有纯真的精神家园意识,有文化思考力和判断力,在给孩子提供优美文本的同时,更让孩子得到美轮美奂的精神熏陶、朴素庄重的情趣感染,让语文教材成为孩子的“文化、情趣导师”,让孩子成为热爱生活的人。此外,教材还应“不只培养儿童识字书写的能力,在生活情意上,更负有重大的开发责任”,如果过分强化训导,成为政治道德的规训读本,孩子不仅会失去对生活情意的发现、感知能力,日后则容易成为低俗的文化追求者。

近段时间,民国老教材颇受欢迎,“在国文中多少能找到一点生活情意的发现”,比如庄俞先生编著的《商务国语教科书》,其间有“惜物”、“友爱”、“睦邻”、“储蓄”、“合群”、“济贫”等传统道德观念,还有“燕子”、“蝙蝠”、“采桑”等博物知识穿插,有文采,有趣味,有知识,无教训导气,有亲切韵味,是一种美好的人文和诗意熏染。

如今的教材编写转包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编者的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已降低到不加要求的程度。当下,一线的语文教研员不乏高水平者,但更多教研员和语文老师驾驭文字的能力却并不高,让他们当孩子们的“语文厨师”,优美的文章被弄成“任意肢解的政治说教”,一些语文教材成了“文化教育豆腐渣工程”,势必给孩子造成精神和文字误导。

语文教材不应成为编委们评职称的“科研成果”,理应提高其编写门槛,加大文化含量和人文本位要求,并将其提升到文化和教育使命的高度来认识。教材编写者应多元化,不仅有文化能人,还应有心理学专家、社会学专家、科学家等,提升教材的综合人文含量;应最大程度淡化语文教材的说教色彩,代之以文本熏陶,须知,美好文本中本就饱含充分的道德、精神资源。(耿银平)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相关链接
标题
更多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市场监管报中国新闻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网全国12315平台人民网新华网今日头条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四川省政府网四川新闻网四川在线四川日报网四川文明网大成网黑龙江民生网
友情链接
标题
更多
馨健康网七客网络整形美容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泉州男科医院全国12315平台人民网通缉犯查询网成人本科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中国资讯网论文股票配资网站测速y阅头条电信测速郑州律师事务所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成都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