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联重科千吨起重机酒泉之殇的背后时间:2011-10-31 10月10日,甘肃酒泉,一台1000吨级履带起重机因吊臂折断致5死一伤的安全生产事故震惊全国。 发生事故的重型机械目前全国仅有4台,围绕这台事故机器,共有四家单位牵涉其中:其生产厂家为目前国内该行业翘楚的中联重科,事故现场为号称全球第二大的风电企业华锐风电科技(甘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锐风电)之设备生产厂区内,机械购买方为上海至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至圣),租用方则为宁夏天信建设发展股份公司。 10月10日事故现场倒塌的中联重科千吨起重机 此外,事故死者名单中还包括肃州区一名区委副书记。 “重型机械”、“大型企事业”、“重大事故”、“区委领导死亡”,其每一个关键词都足以牵动人心,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此外,事故牵涉生产、购买、租用、调试等几家单位,其波及面广、影响之巨、成因之复杂程度未出其右。 离事故发生已近20天,而记者在酒泉采访了解到,国内外翘首以待的事故调查结果依然未能出炉,事故现场还未清理,得以强化的警戒工作依然把这个谜底圈在厂区内。 在期待事故权威性调查结果之余,国内关于重型机械生产、安装、调试的反思却甚为火热,并集中于对“重”“大”型机械及企业的拷问,质疑其背后是否存在“大跃进”之嫌。
10月27日,华锐风电科技(甘肃)有限公司大门紧闭,安保人员甚为警惕 千吨起重机吊臂折断砸死5人 10月27日,华锐风电科技(甘肃)有限公司大门紧闭,记者再三交涉也不得入内,虽几经联系,最终也没法面见该企业负责人。 提及“10.10”事故,该企业安保人员甚为警惕,指着张贴于大门外的告示称,“上面有禁令,任何无关人员不得入内”。期间,有厂区工作人员入内,也经过严格的审查方才放行。 时间退回到10月10日晚,就在该公司设备生产厂区内,随着一台1000吨履带起重机吊臂断裂、进而车体倾翻,“轰隆”一声巨响,硝烟散后,人们发现5人当场身亡、一人重伤。死者中包括酒泉市肃州区委副书记、酒泉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于永东,管委会办公室主任贾平,酒泉市档案局副局长梁飞燕(于永东的爱人),以及华锐的两名员工。 华锐风电制订了《进入现场警戒区安全管理办法》3 综合当地政府通报、事发现场目击者的说法,本报试图还原事发现场如下: 当天,在华锐风电工业园一角,一座西北地区最大的风力发电机,华锐最新研制的5兆瓦风机正在吊装。这是当地工业开发区的一件大事,肃州区委副书记、酒泉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于永东等老早就来到现场。 据称,剪彩仪式计划于第二天举行。现场已布置一新,礼花、炮仗整齐地摆在道路两旁。于永东等人属于“打前站”检查,以便对剪彩仪式心里有个底。 当天凌晨4点,中联重科生产的1000吨履带起重机就到达现场,这是中联交付使用的唯一一台1000吨履带起重机,也是其迄今为止投入使用的最大吨位履带起重机。当天它的吊装任务非常重,5兆瓦风机的塔筒高达100米,主机舱重约300吨,叶片重约100吨。由于塔筒两端透风,安装完后,必须有重物将它压实固定,所以在当天就得把塔筒和机舱吊装完毕。为保证顺利完成吊装任务,两名随车服务工程师为这台履带起重机提供贴身服务。 工程进展缓慢,到下午4点,塔筒终于吊装完成。工程人员加快速度吊装主机舱。当机舱离地2米时,工程人员发现起重机吊臂非正常左偏了两三米,于是,机舱被紧急放下来。现场工程人员认为,左偏原因有可能是地面不平、机舱起吊后重心向左偏离。于是,他们找来几块木头,将起重机机身垫平。 等一切都准备妥当,此时已经入夜10点多了,于永东等人坐上车准备离开。此时,第二次吊装小心翼翼地开始了,这次大臂没有偏离,大家松了一口气。当起吊到2米高度时,臂架开始向右侧倾斜,机舱缓缓往右走,过了一会儿,空中突然传来钢筋撕裂的“啪!啪!”声,大家不禁毛骨悚然,抬头一看,只见100多米高的钢筋臂架黑影缓缓地向他们倾倒过来.“不好!大家快跑!”现场10来个工作人员没命地四处逃窜,这时,起重臂受到重力作用,飞速向地面砸来,几乎来不及反应,只听震耳欲聋的一声巨响,现场灰尘漫天。 二十分钟后,灰尘才逐渐散去,稍稍回过魂来的人们来到起重臂旁,只见地面被砸了一个100多米长的大坑。在起重臂的尽头,他们发现了一辆被压扁的小车,里面坐着的,正是即将离开的肃州区委副书记、酒泉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于永东等3人。此外,死亡人员中还包括华锐的两名员工。受伤人员则为程国强。 事故现场仍处于警戒状态 10月27日,记者在酒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了解到,目前程国强依然还处于昏迷状态,抢救工作还在实施之中。 事发后,酒泉市当即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詹顺舟任组长,安监、公安、质监、能源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工作。之后,甘肃及国家相关部门派出专家亦相继赶到酒泉,组成联合调查小组。 知情人士介绍,联合调查小组分成多个项目,分别就机械质量、运输、安装调试、施工细节及现场安全防范等全方面展开调查、检测工作,甚至针对起重机吊臂钢材质量予以化验。 记者先后走访了酒泉工业园区管委会、酒泉市安监局及酒泉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均称,目前,联合调查小组针对此次事故的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在这之前,任何人的任何说法都不足为信。 记者了解到,14日前,华锐风电即提出折缷出事的SMW试验机组塔筒。事故调查组于10月14日专项讨论后予以否决。要求华锐风电在事故调查取证未立之前,不能够清理现场,但要做好防范和警戒工作,核心目的是保护现场,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接到肃州区安监局的通知后,华锐风电制订了《进入现场警戒区安全管理办法》,在事故现场200米范围内设置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公司外墙及厂区内24小时设专人巡视。除非调查组开具书面证明材料,任何人不得进入。同时,严格禁止进入人员站在塔吊下风向。现场风力3级以上禁止任何人现场。与此相配套,厂区每天通报当天气温及风力。 事故中,肃州区委副书记、酒泉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于永东夫妇双双遇难,令工业园区同事及其家属深为悲痛。于永东的孩子今年19岁,还在上大学。关于对死伤者的赔付工作,当地人士称暂不方便披露。 事故现场存在多个疑点 13日,华锐风电发布公告称:“风电机组吊装施工的承包方宁夏天信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业人员在操作1000吨履带式起重机进行作业过程中,该起重机吊臂根部突然发生断裂,致使吊臂侧倾倒地,造成包括2名公司人员在内的5人死亡,1人受伤。”公告表示事故未对华锐风电的生产造成影响。 华锐风电高级副总裁陶刚事发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风机的重量有几百吨,起重机1000吨,按常理说不应该发生事故。我个人认为可能是在吊装的过程中起重机平衡出了问题。” 断裂的起重机型号为中联QUY1000,断裂处出现在吊臂的焊接部。据了解,起吊的风电主机重量大约300多吨,而中联QUY1000的最高起重承载量为1000吨,因此应该不存在超重导致事故的可能。 据现场目睹了事发过程的工作人员介绍,当时起吊主机舱离地大约2米,在向左移动后不久,随即向右回摆,同时有“咔咔”的声响传出,吊臂出现倾斜,大约15秒钟,吊臂完全断裂砸向地面。 当时起吊主机舱离地大约2米,在向左移动后不久,随即向右回摆,同时有“咔咔”的声响传出,吊臂出现倾斜,大约15秒钟,吊臂完全断裂砸向地面。 本报记者联系了中联重科一名负责人,他介绍,事发后,中联重科即派出一个工作组赶至酒泉,配合当地联合调查小组展开调查,在当地政府未出具事故责任调查结果前,公司不便评价。 2010年5月19日晚,中联重科与上海至圣工程机械有有限公司举行了1000吨履带式起重机交车仪式。当时中联重科称,该重型机械的交付,标志着中联重科履带式起重机在核电建设领域的一次突破,有效提升了中联履带式起重机的市场信心和其在工程机械行业领域内品牌影响力的扩张。 这次在酒泉施工的1000吨履带吊于2011年4月出厂,至9月一直在新疆乌鲁木齐阜康中泰化学工业园施工,其间曾成功吊起一个长76米、重达480吨的醇氨化学反应罐,吊起重物后整车向后带载行走了7米。此车在新疆施工结束后,其业主单位上海至圣又接到华锐风电5兆瓦风机的安装任务,于9月20日左右抵达酒泉,中联重科服务人员于10月8日抵达酒泉协助进行维护保养。 身为千吨履带吊的设计工程师,黎工在接受上海一家媒体采访时说,自己对当天的现场施工有如下疑问: 事故发生的时间为何是深夜?现场照明为何使用民用小轿车照射灯?需要压路机强力平整的路面为何用木方处理?现场作业为何有这么多人?中联重科委派的现场服务人员已屡屡发出警示,严禁作业,为何机手依旧置若罔闻,我行我素?黎工进一步诠释说,1000吨履带吊属于特殊设备作业,国家有明文规定,视线不清不允许作业。因为从施工效果看,夜间施工无足够照明必然导致视线不清晰,而1000吨履带吊的臂架有120多米,机手基本上看不清臂架高空状况,将直接影响机手对设备使用状态的判断和异常情况的处理。从事发现场及多位现场人员描述,当时是用几台小车车灯进行照明。从安全角度看,这种处理极不妥当,同时导致照明车辆必须处于危险作业区域内,直接违法安全规范。 他说,此次作业的履带机自重已经超过1000吨,起吊的货物300多吨,总计1300多吨的东西,通过几块木方就能稳定和固定?根据设计使用规范,设备对地面有平整度要求,使用说明书对此也有明确要求。从现场看,整个地面非常粗糙,甚至用木方垫底,这是一种不规范的做法。为何不推迟几天把路面整理好后再施工,是否有什么原因? 黎工说,事故发生后,一直在现场的中联重科两位服务人员在营救工作结束后,也私下跟公司诉说了自己委屈。他们在发现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合施工作业后,多次跟机手、现场业主、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坚决表示不能起吊,但声音最终被淹没。黎工表示,自己对产品是很有信心的,最终结果将等待国家权威鉴定部门的结论。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短短五年,华锐从“买图纸、造风机”起步,已成长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大的风机整机制造商。然而,其与美国超导存在的一起风机知识产权纠纷牵涉“工业间谍”,亦让其身陷麻烦。 至目前止,机械购买方上海至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及租用施工方宁夏天信建设发展股份公司还未就此事故发表任何言论。记者多方联系该两家企业亦得不到回复。 重型机械厂家存在产品“大跃进”? 这是一起生产安全事故?还是质量事故?事发后,网民对此展开激烈讨论,综合起来,可归结为“操作失当说”、“质量安全说”、“行业恶性竞争说”三种。 认为操作失误引发事故者提出,吊装设备出事故99%与操作有关,直指此次事故的罪魁祸首疑为支撑1000吨履带起重机的木头墩子,以及不规范的操作行为。此外还称风力、地面强度、平整度,支腿的垫木强度、面积等,都是影响安全起重的重要因素。 支持机械质量有问题的人则认为,事故直接原因是吊臂根部折断,表明吊臂根部的强度不够,焊接处抗剪应力弱引起。或者,设备质量特别是材质不过关。 此外,还有网友指出,这都是同类企业互相争“世界第一吊”带来的恶果,“‘大跃进’速度生产出来的产品能不出问题吗?”称国内重型机械行业,其实并没有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都是“复制粘贴”别人产品的结果。 不久前,某网站网帖就曝出类似的“断裂门”事件。10辆中联重科混凝土搅拌车的底盘支架,几乎同一时间,在同一位置开裂,导致车辆无法正常使用。 事发后,有专家指出,近几年,国内已发生了多起履带起重机事故。这次的起重机事故,一次死伤多人,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履带起重机,属于国家监管的特种设备,尤其是特大型履带起重机,所吊设备一般都是各类工程的关键设备并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故履带起重机的设计、制造各环节有一整套严格的设计标准和完善的检验体系。包括从最初的设计到最终的产品验收应进行严格的监控,每个阶段都有阶段性重大节点进行评审验收。其中设计阶段的载荷表确认和检验阶段的载荷表验证是重中之重。故严谨的科学态度是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保证之一。 “现在行业这种做法,让人担忧,出了事很痛心,但也不意外。”有报道称,10月13日,甘肃省一位从事工程机械施工外包服务多年的人士表示,此次中联重科履带式起重机断裂,根子可能就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恶性竞争。 此次断裂的中联QUY1000载重1000吨,而千吨级起重机被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视为标杆性产品,各家行业巨头纷纷争上高吨位产品,即所谓“追标”,以示自身行业地位。 据悉,国内生产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的历史并不长。2006年,三一重工研制出中国首台大吨位400吨履带式起重机,随后中联重科等企业也开始跟进冲刺高吨位。目前,国内能够制造千吨级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的厂家只有三一重工、徐工、中联重科、抚挖四家。 履带式起重机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市场容量较小,而超大吨位产品需求则更小,但“各家企业都纷纷宣布自己具有生产大吨位产品的能力,并且吨位不断刷新,以此吸引市场。”前述甘肃省市场人士介绍。事实上,三一重工履带式起重机的最大起重量3600吨;中联重科也研制出了3200吨履带起重机;徐工则研制出了2000吨履带起重机。但这些数千吨吨位的履带式起重机目前并无产品投向市场,“都只是在宣示实力。” 据了解,此次断裂的中联QUY1000系中联重科目前交投市场的第一台千吨级履带式起重机,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上述判断。 不仅是履带式起重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很多企业都在多个产品领域争创标杆,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中联重科曾多次紧跟其同城对手三一重工之后推出“破纪录”的产品,但产品市场应用和销售寥寥。 “其实不断上高标准产品无可厚非,但前提是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技术是否能够真正支撑起这样的产品在市场运行。”上述甘肃省市场人士说。 有媒体报道,通过行业对比发现,同吨位级的履带式起重机,中联重科很多的起重标示是同行业中最大的。他解释说,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起重机的标示起重能力只能是实际起重能力的75%,比如100吨的实际起重能力,标示起重能力只能是75吨,必须有25%的预留空间。但目前市场上一些产品的标示起重能力可能超过了这一标准,虽然并没有超过实际起重能力,但缩小了预留空间,实际上意味着风险隐患在增大。 对此,有关人士表示:“如果技术研发、人员队伍等方面不能充分自如地满足产品的需求,硬上一个产品,是有很大风险的。” 不过,在事故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一切尚无定论。 来源:TOM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