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生婴儿洗头水涉毒 被指在华低价战略实现垄断时间:2011-11-03 强生再“涉毒”:拷问双重标准 叶碧华 11月2日,强生再次因“涉毒”事件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前一天,非营利组织“安全化妆品运动联盟”(The Campaign For Safe Cosmetics,简称“CSC”)发布报告称,两年前被该机构验出含有两种有毒物质的强生婴儿洗头水至今仍在中国、美加、印尼及澳大利亚等地出售,但在丹麦、芬兰等北欧国家,以及日本和英国等地,却已调整洗头水配方。 同一产品为何在不同地区存在双重标准?“涉毒”两年之久的强生为何至今对中国产品仍不整改?强生在11月2日晚间的回复中称,“其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用于释放微量的甲醛,防止有害细菌的滋生。尽管世界各地相似产品的不同配方中可能包含不同的成分,但是强生婴儿所有产品都符合各国监管机构的要求和强生婴儿品牌同样的高标准安全要求。” “用廉价的东西生产,用低价策略去覆盖市场,从而实现垄断,这就是强生的市场策略。” 国内日化企业奥天集团董事总经理、中国美(微博)发美容协会顾问涂俊光说。 双重标准质疑 “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国家配方不同,在公司也不是什么秘密” 两年前,CSC发布了一份名为《让沐浴无毒》的报告,在被抽检的产品中,有23种产品含有少量甲醛,32种含有二恶烷,其中有17种产品同时含有这两种物质,当中就涉及强生、妙思乐及帮宝适等品牌厂商。当时,中国强生就坚称自己的产品没问题以外,还坚持“完全不下架”。 此后的两年,CSC主任丽莎·阿彻及其团队曾三次会见了强生的代表,要求强生在美国生产的产品与其他国家执行一样的安全标准,但最终都失望而回。 不过,两年后,强生在一些国家地区悄然做了改变。 今年7月至10月期间,CSC先后抽验了13个国家的强生婴儿洗发水,发现在中国、美加、印尼及澳大利亚等地出售的产品均含有二恶烷和季铵盐15(一种可释放出甲醛的防腐剂),但丹麦、芬兰等北欧国家,以及日本和英国等地的强生婴儿洗发水却因为调整配方而不含有该物质。 “显然,强生公司是有能力制造出不含甲醛的婴儿洗发水的,而且所有国家都应该一视同仁。” 丽莎·阿彻指出。 一位强生在职员工则向本报证实:“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标准,欧盟的标准一般是最严格的,其次是美国的FDA。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国家配方不同,这在公司也不是什么秘密,也是很正常的。” “强生公司显然可以在世界各地的所有市场制造出更加安全的产品,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做。”丽莎·阿彻认为,这是强生故意在执行双重标准。 强生公司则回应称可释放甲醛的防腐剂含量在安全范围之内,并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及其他国家监管部门的批准,不过他们将逐渐停止在婴儿产品中使用这些成分。 强生的“底气” 强生在中国以低价战略实现对市场的垄断 在涂俊光看来,即使成为众矢之的,此前强生也要执行双重标准,与其低价策略不无关系。 事实上,一年多前的霸王事件也让“二恶烷普遍存在洗发水”的现象浮出台面:致癌物质二恶烷产生于洗发水生产过程中所要添加的表面活性剂AES。目前虽然有替代物MES,但由于成本问题,大多企业并不采用。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程建华接受本报采访时也表示,季铵盐15作为防腐剂广泛用于洗发水以及护肤产品当中,尽管目前已有大量安全性更高的替代物,但同样是因为成本问题,大多企业并不采用。 “这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只要是在安全范围之内,企业必然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涂俊光表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对日化品的标准并没有一直更新,企业就有可能把旧配方应用到中国市场上。 “强生在中国用的是低价战略,先用低廉的价格,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把其他竞争对手挤走,实现对市场的垄断。”涂俊光认为,尽管中国婴幼儿护理品市场潜力巨大,引来了众多竞争者的加入,但依然无法撼动强生“一枝独大”的地位。 AC尼尔森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婴儿护理品市场零售规模为28.8亿元,2010年市场规模达到37亿元,增速高达28.5%。其中强生就占据了60%以上市场份额,与第二位的10%差距甚远。 涂俊光认为,正是由于强生的低价市场策略,导致我国的婴儿用品市场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而产品的质量也普遍低于世界水平。 近年来,强生一直深受药品召回事件的困扰,而在婴儿护理品方面,此前BB油和爽身粉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强生的信任危机。 相关数据显示,自2009年强生有毒事件发生后,强生品牌在部分市场的销售额下降幅度高达70%。从2009年十大跨国药企在中国的销售业绩来看,强生的业绩滑坡最大,下降了7.4%,其市场份额也降了0.5%。 前瞻咨询分析报告认为,在婴儿护理用品市场,2010年和2011年强生召回事件仍在持续,公司尚无有效的手段恢复其产品信任度,信任危机进一步加剧,未来市场份额或将面临进一步的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