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市行业五大潜规则:先进的货靠前码放时间:2011-11-10 记者 张彬 随着每年有关超市商品投诉案例的增多,超市出售过期商品、不合格商品、以次充好等现象已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就以上现象,人民网(微博)采访了北京市发改委12358工作人员,她结合投诉案例,批露了超市业部分“潜规则”。 潜规则一:先进的货靠前码放 记者日前在购物时发现,临近保质期或外包装盒有问题的商品被放在货架靠前的位置,顾客伸手就能拿到,而同品牌同品种保质期较长的商品,则放在相对靠后的位置。 北京市12358工作人员透露,这种把临近保质期商品放在货架前的做法,被行业内人士称之为“先进先出”,这种做法被广泛应用于快消品流通行业。货物在进货时就会根据生产日期和批次分开储存,先进货的商品先销售,晚进货的商品会押后销售。她说,业内人士对此并不避讳,他们认为,“先进先出”是一件很正常、很科学的办法。 潜规则二:临近保质期大打促销牌 11月6日,记者在北京物美超市惠新店的冷柜前看到,很多顾客正在挑选奶制品。同样是售价15.6元、规格1000g的某品牌原味酸牛奶,却有不同的“待遇”。一部分酸奶的瓶子上捆绑着两小盒红枣味酸奶,有的则没有任何赠品。 记者仔细观察瓶身,原来他们生产日期不同。没附带促销赠品的酸奶是11月5日生产的,而捆绑赠品的酸奶则是10月22日生产。据悉,酸奶通常保质期为21天,也就是说,这些10月22日生产的酸奶再过几天就要过期。但并不是所有顾客都注意到这个细节,很多人拿起商品,没有多看就离开了。 记者走访多家大型超市看到,除家乐福超市外,大部分超市都没有设置专门的“临近保质期商品专区”,也没有对临近保质期的产品添加醒目提示。据超市销售人员介绍,并非所有促销都代表商品快到期,但快到保质期的商品,几乎都会搞促销。 记者在身边调查得知,北京的贺先生在家乐福慈云寺店买到过过期奶酪,此前,他还在沃尔玛、美廉美、法宝、家乐福等超市发现十多起食品过期案例。 潜规则三:生产日期随意修改 据《每日商报》报道,今年4月30日,杭州的黄女士在杭州家乐福涌金店购物发现,买到的食品生产日期是今年5月1日。她的疑惑可能无意间揭示出部分超市食品有关生产日期的一个真相:经过经销商的随意修改,黄女士可以在超市里买到任何生产日期的产品。 潜规则四:低标价高收费 重复结算现象常见 北京的消费者谭先生曾遇到这样的事情,他在超市内看到的一个写字板促销价格明明是18.9元,可是在结账时发现它的价格为25.6元。 上班族王先生每周都要进行一次大规模购物,而一次购物经历让他对超市结算产生了疑问。他在北京物美超市一共买了27件商品,总金额227.9元,回家后,细心的王太太发现,所有商品加起来一共只有198.2元,比购物小票少了29.7元,经仔细检查后她发现,购买的酸奶和赠品(两袋)被重复收费。王先生第二天找到超市工作人员,经过交涉后,超市把多收的钱退还给了他。王先生很疑惑:“大超市电脑也会出现计算错误问题?” 北京市12358工作人员说,超市在做促销与价格调整时,一般都会在收银系统中进行一些调整,但有时会因为收银员操作不当、标签不规范或是系统没有及时调整到位等原因,会造成顾客看到的价格与结算价不一致,从而使得顾客不能享受“促销价”。她提醒,顾客在结账时应该多咨询,避免类似事情发生。 针对超市结算时多扫码、多收费现象,12358工作人员表示,每年接到类似的投诉电话最多,各大超市都存在这种现象。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收银员不认真、不细心。她说,顾客应该在每一次购物后保留好小票,回去后细心查看,发现问题后及时与超市交涉,青年人和刷卡族更应注意这方面的情况。 潜规则五:商品以次充好 据重庆商报(微博)报道,近日,沃尔玛先后被爆出“绿色猪肉”、“过期板鸭油炸后当熟食”等事件后,这让人们对超市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了疑问,沃尔玛号称“总部集体采购”,最终却在进货关没有把好。 一位零售业业内资深人士认为,采购制度不健全,加上采购人员欠缺自律,会将不合格产品上架,这就造成了以次充好的情况出现,这一现象已成为行业潜规则。 北京市食品安全办每月定期发布2-3次不合格产品公告,记者发现,在不合格产品目录中,很多是屡上“黑名单”的老户。曾多次上“黑榜”的兰州嘉年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悠果”话梅系列产品近期再次露面。山东无棣县吉超食品有限公司也是被停售名单上的“大户”。 相关链接(一):食品抽检出现不合适样本 家乐福、美廉美、沃尔玛等知名超市被点名 近日,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发布通告,北京市工商局在对流通领域食品抽检时发现不合格样本42个,有些样品来自家乐福、美廉美、沃尔玛等知名超市。 北京市工商局抽检表显示,这42个不合格食品样本,分别来自消费者经常光顾的几个知名超市,沃尔玛、家乐福、迪亚天天、美廉美、物美等超市。北京家乐福马连道店销售、由北京味香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散装“京糕”样品中,被检出苯甲酸超标;北京迪亚天天红莲店销售的“向军”牛板筋(素食),检出了“不应检出”的苯甲酸、日落黄、胭脂红、柠檬黄;北京美廉美超市白纸坊店销售的“金家福”香辣花生,过氧化值实测值是正常值的4倍。 北京市工商局提醒消费者,凡已购买上述不合格食品的消费者可凭购物小票和食品外包装向销售单位要求退货。 相关链接(二):国家工商局新规:所有超市设立“临界专区” 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流通环节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和超过保质期食品退市和销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拟要求5种问题食品须退市,否则将重罚,并且要求经营场所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向消费者醒目提示。 根据《办法》,超市将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设立“临界专区”,据了解家乐福、沃尔玛超市都曾经试行开设过“临界专区”,提示消费者产品即将到期,并进行降价出售。 据媒体报道,目前北京市已在130家超市设立“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今年将在北京全市范围内的商场、超市进行推广。但记者分别调查了北京朝阳区的物美、美廉美、京客隆、迪亚天天、法宝等部分超市,并未见到相关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