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称山东美特好超市百里鲜用过油从不更换时间:2011-12-19 资料图。 民以食为天,食安心才安。 对于越来越看重健康的市民来说,那些在超市里“安营扎寨”的食品加工点看起来更让人放心,顶着超市的“光环”,似乎不用担心安全卫生问题。真的是这样吗?12月 13日 ,记者通过应聘,进入辽阳西路的美特好超市的百里鲜干活,帮市民探探真相 。遗憾的是,信报记者这次卧底仍然“有所收获”。 记者发现,这家店内使用的油,在多次炸食物后一直没有更换,店内的负责人表示,油一直是重复使用的;虽然大部分食品里面没有违法的添加剂,但是制作麻花的“秘方”,成分却是一个谜。同时,记者也发现店内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加工间里苍蝇乱飞,食品保质期可以随意改动等。 应聘 没证件就上岗,加工间苍蝇乱飞 阿丽带记者进操作间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面盆。当她把面盆放到货架上面的时候,顿时惊飞了几只苍蝇。 12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辽阳西路的美特好超市,在超市里面,百里鲜有一个不小的摊位,主要经营炒面、煎饼果子、手抓饼 、油炸麻花和丸子,以及一些成品的小点心等。 给记者面试的是这家店的负责人阿丽(化名)。她向记者介绍说,百里鲜在全国有四十多家分店,都是开在大型超市里。 “我们这里的活很少,干起来也很轻松,你明天就到我们这里上班,怎么样?”按照“惯例”,在应聘的时候,招聘者一般会对记者个人情况进行询问,但是阿丽直接就让记者上班,这让记者感到有点诧异。还没问什么,就能上班了? “明天就来上班?”记者问。“对啊,你直接过来行了。因为超市管理挺严,你没有身份证和健康证的复印件,还不能到超市那边办工作证,上下班也不能走员工通道,本来我们是7点上班,你也进不来。等到8点的时候,超市就开门了,你从超市门直接进来就行,过来找我,我给你找套衣服换上。你得赶紧办健康证,虽然是个形式,但是也必须要有。”阿丽对记者说。 这是记者暗访数次以来应聘最为简单的一次了。就这样,在没有上交身份证和健康证的复印件的情况下,从12月14日起,记者开始在百里鲜上班,一直到暗访结束。 12月14日上午8点,记者来到百里鲜上班。“进摊位里来,必须要穿工作服、戴帽子、戴口罩,我忘记给你带工作服了,你等一会,其他人来了,再给你找一身工服换上。”阿丽一边忙活着,一边对记者说。上午9点,又有两位同事来上班,阿丽把记者带到了附近的一个房间。她对记者说,“我们有一个操作间,没办好证之前,你就在操作间里面换衣服吧。” 刚一走进工作间,记者就闻到一股怪味,工作间不大,门的对面是一个货架,货架顶上有几个盆子,货架上有各种配料,货架边上有几袋面粉。门的一侧是个操作台和一个柜式烤箱,另一侧是和面机。阿丽带记者进操作间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面盆,当她把面盆放到货架上面的时候,顿时惊飞了几只苍蝇。 阿丽打开柜式烤箱,记者看到里面存放着胡萝卜、土豆等蔬菜,阿丽从里面掏出一个塑料袋,里面放着一件上衣、一个围裙和一个帽子。当阿丽把这些递到记者手上的时候,记者闻到一股很重的油腥味。 记者看到帽子上大半被油浸染了,帽檐上还有干了的面糊,而围裙上更是油迹斑斑,当记者把这些穿戴好了以后,鼻子闻到的都是油腥气,“这是之前在这干活的大哥的衣服,你先凑合穿吧,感觉脏了就洗洗。”阿丽说。 闻着工服上的异味,记者一阵阵地反胃,幸亏进入操作台里要戴一次性口罩,这让记者感觉好受了点。但是工作了一天的时间,记者脱掉了工装发现 ,身上的衣服也染上了异味。 神秘 油炸麻花的“秘方”是个谜 趁着中午换衣服的时候,记者从货架上拿出一包白色粉末,打开袋子以后,闻到有一股奶香,还有一点刺鼻的味道,而粉末也并不是纯白色的,里面还有一些棕色的颗粒。 上班的第一天上午,阿丽要准备一天要卖的面食。“我先和点面,准备做点手抓饼。”阿丽告诉记者。在操作间里,记者看到阿丽拿出一个沾满面糊的大盆,然后从面粉袋里盛出一些面粉,放到大盆里,接着她又打开加工间的水龙头,往大盆里加水。她一边和面,一边对记者说,“这几天手抓饼卖得挺好,我上早班,得先把面和好,然后再做饼。” 在阿丽和面的过程中,除了在面里加水,记者没有看到她往面里加任何的东西。“就用水就行?不用再加什么东西?”记者试探地问,“什么都不用加啊,做手抓饼就是过程挺麻烦的。”阿丽一边说,一边搬着大盆走到超市摊位。 做完手抓饼之后,阿丽又带着记者到操作间,“我们再炸点萝卜丸子,这丸子卖得可好了。”阿丽说。在一个大盆里,有一对已经擦成丝的青萝卜,记者看到阿丽先是往里面加了一种白色的粉,然后又加了一点调味料,接着又加了一些面粉。记者随后了解到,阿丽加的白色粉是一种香甜泡打粉,而调味料是十三香。 “我们家做的丸子很好吃,我教你怎么做,以后就你来做丸子。”阿丽说,“先加一些泡打粉,再加一些十三香,这个东西不能加多,多了不好吃。再加点盐、味精,加上几个鸡蛋,最后加上面粉。要注意盐别加太多,也不要加水,要不然太稀了,捏不出形来。” 在百里鲜员工和面制作面食的时候,记者看到大部分面食里都没有添加什么违法添加剂。但是,在员工制作炸麻花的时候,有一幕让记者感到好奇。 记者看到阿丽从货架上拿出一包白色粉末,包装就是普通的塑料袋子,袋子上面没有任何标示,阿丽抓了几把袋子里的粉末放到了和面机里,她又往和面机里加了一些白糖和黄油,还有几个鸡蛋。搅拌之后,她把机器盖上盖,让面发酵。之前,在制作手抓饼和萝卜丸子的时候,添加东西都是有标示的,像是有包装的泡打粉等,但是这些白色粉末又是什么呢? 趁着中午换衣服的时候,记者也从货架上拿出一包白色粉末,打开袋子以后,闻到有一股奶香,还有一点刺鼻的味道,而粉末也并不是纯白色的,里面还有一些棕色的颗粒,这个袋子里面的粉末到底是什么东西? 下午上班以后,记者试探着跟阿丽说,“咱们的油炸麻花卖得挺好,是因为有秘方?”阿丽看了记者一眼,然后说道,“是啊,当然有,要不然这么好吃。”记者又试探着问,“上午和面的时候,我看见往面里加了一些白色的粉,那就是秘方吧?”阿丽回答说,“这都是公司统一配送过来的,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些粉末到底是什么东西。” 随后,阿丽拿出一根油炸麻花对记者说,“你刚来,尝尝我们麻花,也好给顾客介绍。”记者拿起一段油炸麻花,吃了一口,感觉口中的油炸麻花有一股奶香味,吃起来还感觉不错。 问题 用过的油从不换,保质期随便改 “你知道这油有多贵吗?一桶就好几百块钱,倒掉太浪费了。就跟外面一样,你说外面炸油条的能每天都换油吗?” 店长说油从来都不换,一直循环用 百里鲜的油炸麻花 、煎饼果子皮都是油炸的,所以记者在暗访时,特别关注了用油情况。14日上午,正好要制作油炸麻花 ,记者看到阿丽拿出一个纸壳桶,上面印着“美食客一级大豆油”的字样 ,“我们这里用的油都是好油,你看这么一大桶,得好几百块钱。”阿丽一边倒着油一边对记者说,“为了节约成本,我们不能浪费。”随后,阿丽拿出纸壳箱里面的塑料袋,把油全倒进了炸食物的容器里。 阿丽先教记者炸萝卜丸子,又教记者炸煎饼果子皮。连炸了五六锅之后,记者试探地问,“已经炸了五六次了,咱们这里的油多久换一次啊?”阿丽回答说,“不换。”记者又问,“一直都不换?”阿丽回答说,“你知道这油有多贵吗?一桶就好几百块钱,倒掉太浪费了。就跟外面一样,你说外面炸油条的能每天都换油吗?” 记者了解到,原来锅里的油是只倒进,不倒出。炸完东西后油一直放在锅里,平时做煎饼果子、手抓饼还有炒面用的油,都从这个锅里舀,当油用得差不多了,会往里面倒新油,就这样一直重复使用。 炸完煎饼果子皮之后,记者看到油里有很多掉下来的渣,有的已经发黑。 保质期随便改,半月瞬间变一个月 14日下午,阿丽一直忙着一件事,就是设置打印价格和生产日期的电子秤。她跟记者说,“上个周,本来我们是周六炸的麻花 ,可是因为机器的保质期弄错了,只有一天的保质期,结果第二天有人过来买麻花 ,看到保质期就过来找我们,说我们卖过期食品。跟他解释也解释不通,没办法,超市罚了我们一百多块钱。”阿丽说,“所以我得设置一下保质期,起码得一个月的时间。” 记者打印了一张标签,上面的包装日期是2011年12月14日,保质日期是2011年12月28日,“这个的保质期14天,这个时间不够吗?”记者问。“当然不够,我去找人修改去。”阿丽说完就走开了。 最后,电子秤上的时间终于改动了,记者看到标签上的包装日期是2011年12月14日,而保质日期成了2012年1月12日,“咱们的东西能保存那么长时间吗?”记者问,“当然保存不了这么长时间,就是为了防止上次的事再发生。” “不过你们要注意,晚上打扫卫生时一定要看看我们包装好的食品,如果有长毛或发霉的,一定要赶紧挑出来,要不然又要罚钱。” 没消毒设备,全靠“万能”抹布 第二天上班后,记者工作时不小心割伤了手,“咱这里有创可贴吗?”记者问,“没有创可贴,抹布也都不干净,你就用一次性口罩擦擦吧。”员工阿云说。她的话提醒了记者,店内连擦手巾都没有,有的只是一块块发黄的抹布。 每天用过的托盘、铲子都要冲洗。“咱这里有消毒设备吗?”记者问,“没有,有洗洁精。”阿云说。记者拿起一块抹布,感觉上面有很多油,用水冲洗一下,全是黄色的东西。记者用洗洁精清洗了两遍,都没洗干净。而这些抹布要擦制作面点的操作台,要擦烤箱等。 店里的工作分两个时间段,一个是早班,从早晨7点到晚上7点;另一个是晚班,从上午9点到晚上9点。其中晚班的员工主要是负责打扫卫生。12月15日记者上晚班,从晚上7点半左右,记者就和一位大姐一起打扫卫生。“你先把档上的玻璃擦一遍,玻璃上不能有油点子。我收拾一下拌凉面和炒菜用的各种盆子,这些盆子的边和底都要擦。你拿抹布擦干净台面吧,咱们俩人得收拾一个多小时。”大姐说。一直到晚上9点左右工作才结束。 为提高毛利,店长亲授“窍门” 店长阿丽还特意向记者传授了一些“小窍门”。“炒面往一次性碗里盛,一定不能太满,要跟顶上的这道边差上一指多的距离,放多了卖不出毛利。”阿丽“教育”记者。“我们怎么挣钱?就是要降低成本,提高毛利。” 有客人询问面食什么时候制作时,工作人员会强调当天制作。记者跟阿丽聊天时也问过这个问题,阿丽说,“其实煎饼果子皮都是一做四五天的,麻花也不是每天都做。有些东西当天卖不了,可以留着第二天再卖。” 在进入摊位操作时,阿丽特别嘱咐记者,“进摊位一定要穿工作服,戴帽子和一次性口罩,要是少了的话 ,超市会罚钱。在卖东西给客人的时候也一定要戴着一次性手套,不能赤手给客人拿东西。” 在实际操作时,店内的员工一直都戴着帽子和一次性口罩,而店长却只是戴着帽子。有一次,店长在教员工怎么卷饼时,店长没有戴着一次性手套,“你看,我也忘记戴一次性手套了。”店长一边教着一边说,“大家一定要记住,平时的时候,跟客人直接接触的食物,一定要戴着一次性的手套。” 记者手记 爱你就等于爱自己 最近,青岛一所学校邀请学生家长到食堂干活,给孩子们做饭。这一方面是无奈,另一方面是因为考虑到“父母不可能坑孩子”。 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各司其职,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产品。但由于部分从业者缺乏职业道德、缺乏监督等多种原因,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有的生产肉制品的人表示不会吃自己制的肉;有生产加工蛋制品的人表示,不会吃自己公司产的蛋;有的生产饮料,则表示不会喝自己生产的饮料。这些现象耐人寻味。 记者在几天的卧底中发现,这个加工店虽然还算正规,但也有不少小毛病。中国有句古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期待食品行业的从业者有时间“反省”一下自己:假如我是来买东西的顾客,看到我现在的操作,会不会难过?我现在是生产者,而出了门,我也是消费者。 爱你就等于爱自己,这不只是一句歌词,生产者们应该多多体会。文/图 本报记者 (A4~A5版图文版权所有,未经信报允许,不得转载) |